當商品和服務透過指尖訂購就能直送上門時,實體商業就必須重新定義空間的價值。

1.生活型態:夜貓族去處選項多元,早鳥族除了戶外就是早餐店,高齡化社會使得晨間商機萌生,需求相應的空間,還有親子空間等,商信貸業太過同質化,對應需求的能力將不足。

5.價值認同:個性比美麗重要、品味比價格重要,認同價值,再貴都會買,個性與品味很難在網上傳遞,在價值溝通成功之後,商品就是次要的了,社會企業、善因行銷大行其道。

如何點燃顧客造訪的熱情?不妨用顧客思維來探索,從五向度重新架構空間的價值─

創造空間原型之後,還得經過實地造店複製,進行調整、改善與提升,才能訂定標準,做為放量的模型,這是連鎖發展四部曲,即建模、複製、定模、放量,定模就是定義出標準店,做為創造規模的標的。

創造顧客上門的理由,不能只是折扣、優惠、贈品,當購買已經無法成為讓人出門的理由,僅靠促銷活動,結果是零合遊戲。

單純以販賣為主的咖啡館,愈來愈難經營,許多咖啡館賣的不是咖啡,而是空間,凸顯營造品牌與品味的重要性。

商業虛與實-品牌與品味 創造顧客上門的理由個人信貸

商業空間從原型塑造開始,配置顧客空間、商品(體驗)空間與員工空間,顧客空間要重視動線規劃與流暢度,商品或體驗空間著重美感與舒適度;員工空間則須深入掌握工作站間的程序與銜接,注重工作的便利性。

2.體驗創造:店舖藝廊化、博物館化,在小眾策展繽紛呈現時,與其網上曬圖,不如親眼目睹,同好力量聯結社群。

空間更多是要賦予個性,而不僅是裝潢,將店格設計囫圇委外的企業,等於放棄對市場訴求的主控權,更何況現代商業空間的定位,亟待重新詮釋。

3.情感流通:人才能吸引人,生命重要歷程、家庭紀念日,因著所懸念的人,才有出門聚會的動力,將商品的流通換為情感流通,空間的意義完全人性化。

4.新舊魅力:人們對新事物、新商品和老事物、老商品,都有難以抗拒的好奇與情懷,喜歡超越一些現實的感覺,追求自我心靈的美好。

工商時報【李培芬】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空間可以是成本、負擔,但也能創造營收,進而營造體驗,但若只是單純車貸銷售的空間,恐怕會被網店替代,沒有遊逛或是駐足功能的店會消失。

商業的價值變動快速,空間的意義不斷翻新,單純的販賣正在顛覆的臨界點上,重新創造顧客上門的理由迫在眉睫。

(本文作者為北京中企連鎖創辦人╱社團法人台灣服務企業貸款業發展協會秘書長)



新聞來源htt債務協商ps://tw.news.yahoo.com/商業虛與實-品牌與品味-創造顧客上門的理由-215007827--finance.html

30BD9BC925EE59B6
arrow
arrow

    n53xn97rp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